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辄:就;咎:怪罪,处分。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成语出处【典故】:
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上一篇:凉国公
下一篇:三会一课是什么
相关文章
伴随矩阵怎么求
05月22日
理论中心组
绿色建筑
w是什么意思
框架网页
髯怎么读
最新文章
白地霉
拔干是什么意思
慢猫
4kw
水乌龟
动特酷手表
热门文章
墙面脏了怎么清理变白
传奇游戏名
北宋四大书法家
梦见蛇脱皮
人造雨
雌雄同体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