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 - 执信名师语文攻略:阅读量、主观题或增加,适度套卷

时间:2023-08-20 00:07:05编辑:小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通讯员 钱丽图/受访者提供

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怎样在最后阶段查缺补漏、调整心态,从容应考?羊城晚报即日起推出“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冲刺”,请来名校名师,为高考九门学科逐一提供备考攻略。

指导老师: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廖波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市语文教研中心组成员。多年任教高三毕业班,教学业绩突出,在语文创新实践活动、深度阅读、古诗文教学、作文教学等方面有一定研究)

问:如何用好最后一个月?

廖波指出,最后一个月冲刺,语文学科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行适度的套卷训练、持续提升应试能力;

二是全面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方法技巧等,明确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短板,查缺补漏,进行专门的记背强化和训练强化;

三是自主归纳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近五年特别是2020年(含全国课标卷三套卷,新全国一卷、二卷)高考试题、高三一年的重要模拟考比如“广州市高三阶段考”“广州市高三一测” “广州市高三二测”等试题、高考必备知识点、高频考点、重要题型等,熟悉高频考点、经典题型、创新题型;

四是阅读包括消息、通讯、时评、领导讲话等在内的文章资料,了解社会热点,熟悉政策导向,分门别类积累高考作文素材,转换视角站在命题者角度来思考可能用来命题的点;

五是了解新课标推荐推荐名著如《论语》《红楼梦》《呐喊》《契科夫短篇小说选》等中外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六是研读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熟悉中共党史,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自信”。

问: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与往年相比语文科有何变化?

廖波表示,与往年相比,语文学科的阅读量、主观题等均可能会增加。语文学科考试内容有所变化,比如信息类阅读可能会借鉴2020年新全国一卷增加两道主观题,默写题、语用题等可能会突出考查情境当中的分析、运用,估计题目会很灵活,注重“基础性、综合性、运用性、创新性”的综合考查,突出考查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常复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学生要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审题时要关注题干信息的逻辑性,答题时要将文本、题干、答案串成一条完整的逻辑链,万不可简单套路化。

另外,基于阅读量和答题量大幅增加的现实,学生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答题时间节奏的合理安排,在整齐清晰的前提下提高书写速度,保证完成试卷答题量。

问:今年同学们要考6科、3天,考前几天以及考试的3天期间,考生应如何安排?

廖波提醒,高考第一门,语文很关键。语文的发挥不但影响到语文成绩本身,还会影响到接下来科目的发挥,考前的几天很重要。

他建议:

一是调整复习策略,减少训练量,增加记背知识如高考必背古诗文的复习,同时温习高考试题和重要模拟考试题;

二是调整心理状态,保持适度的兴奋和期待,强化积极自我暗示,告诉自己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都准备好了。想象以往考试的高光时刻,告诉自己高考一定会成为高三以来考得最好的一次;

三是调整生物钟,让自己的精神兴奋状态跟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考试时间和吻合起来;四是保持阅读新闻的习惯、了解时政新闻、社会热点。

问:最后一个月,如何调整应考心态?

在经历过近一年的高三复习后,学生进入到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内心的激动、期待完全可以理解,但高考毕竟是一场综合考查,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也考查学生的心理品质。最后冲刺阶段从容镇定、有条不紊进行复习更显重要。

过度地盼望最后一个月快点过去、或者害怕一个月时间不够等都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这两种心理会打乱最后一个月的复习节奏、导致复习效率低下,甚至于产生焦虑、无法正常复习。

就语文学科而言,有少数同学会认为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清晰、考点相对模糊,以致会有心里没底之感;另外一些同学会认为时间太少了,还有很多知识不清楚、有很多想练的题还没练到位,以致产生恐慌焦虑心理。

面对这两种情况,首先要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这是正常的,说明自己对高考有很多期待、对未来有追求;其次要理性地告诉自己,经过近十二年的学习,自己已经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

一年以来,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教导,自己已经完全具备了战胜对手的能力,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学校;再次要劳逸结合、努力复习跟积极锻炼时间结合,既让自己没时间“胡思乱想”,也让自己适度放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

审签 | 梁泽铭

实习生 | 李慧

上一篇:干货 - 产品助理入门攻略(一枚入行3年的PM内心独白)

下一篇:个人求职信攻略:三个步骤轻松完成简历优化